發表文章

精選文章

物哀花見:攝影繪畫下的後風景 莊淑芬個展之言情筆記

圖片
日子過得非常快,才記得9月在新竹生活美學館看了 新竹無形文化資產螺鈿聯展 ,沒想到 今天已是10月的最後一天, 而10月16日所看的(物哀花見:攝影繪畫下的後風景    莊淑芬個展),我還沒有寫部落格呢!現在寫會不會太晚?不過這展覽仍在持續中,到11月16日才截止。 我是第一次看到莊大師的繪畫作品,她所謂的攝影繪畫,好像是攝影跟繪畫來結合的創作,感覺別具風格! 首先看這牆面的作品,由右至左依序是山神老大、大地系列1、2及英雄系列1 就 ( 山神老大 ) 來講,它透過山林的意象,傳達對大自然的敬畏與崇拜,並將山視為具有神聖力量的生命體。如 影片 所示     而 ( 大地系列 1 、 2 )這兩件作品以並置的方式呈現, 旨在表達人類與自然環境之間的關係,以及土地所承載的歷史與生命力。如 影片 呈現 至於 ( 英雄系列 1) 探討了英雄主義的本質,以及在當代社會中,英雄的形象與意義如何被建構與解構。如 影片 所示 再來看看(當代城市繪)系列,首先看到這幅作品(當代城市繪#5),其畫作中左側有大型的紫色花朵,右側則有一棵樹木,中間是工業建築(像是工廠或煙囪)的剪影。   這三者並置,呈現出自然與人造景觀共存或衝突的意象。再來作品的背景具有金屬光澤,帶有斑駁的紋理,營造出歷史感或歲月侵蝕的效果。   主體物則以較為沉穩的色彩呈現,例如紫色、棕色和黑色。如 影片 陳述 接著這幅作品(當代城市繪#1),其作品結合了具象的花朵與抽象的城市景觀元素,創造出自然與現代都市並存的意象。再來背景呈現斑駁、粗糙的紋理,可能使用了拼貼或複合媒材。   前景則有色彩鮮明的花朵,其立體感強烈,與背景形成對比。如 影片 呈現 再來這幅作品(當代城市繪#4),其作品將現代城市景觀與自然元素並置。   左側是高樓林立的城市,坐落在粗糙、看似岩石的基座上,象徵著人類文明的發展。   右側則描繪了花卉與藤蔓,代表著自然生態。再來   畫作表面有獨特的紋理,背景呈現出類似金屬或舊牆面的質感,可能使用了特殊媒材,如 影片 所言 這是(當代城市繪#2),首先它畫作內容左側為深色、粗糙的山脈岩石,其上點綴著紫色與藍色的花卉或植被,營造出自然景觀的氛圍。再來畫作中央的背景使用了銀灰色,並帶有細密的紋理,其中似...

山海行紀-2025新進典藏展之宏觀筆記

圖片
趁著去新竹縣美術館看 2025新竹美展得獎作品展 的同時,也看了山海行紀-2025新進典藏展,這也是大師的雙人聯展,就在地下室的001與002展區 首先映入眼簾的是001展區作品的視角 首先看到這個一左一右的畫作,分別是(關西豐年)及峨眉湖(大埔水庫),而就 ( 關西豐年 )來講,它 描繪了關西地區的田園景色,以鮮明的黃色呈現豐收的稻田,表達了土地的豐饒與生機。 至於【峨眉湖 ( 大埔水庫 ) 】則描繪了峨眉湖的湖光山色,利用豐富的色彩和筆觸,捕捉了新竹地區的自然景觀,展現了藝術家對家鄉土地的深情凝視。如 影片 呈現   再來這一左一右的作品,分別是(大山背雨晴)及(五指山),首先就 ( 大山背雨晴 ) 來講,它捕捉了雨後山區的景致。   畫面色彩柔和,天空的淡黃色與山脈的翠綠色形成對比,營造出雨過天晴、空氣清新、光線明亮的感覺。   畫中層層疊疊的山巒運用了寫實手法,展現了自然的深邃與寧靜。而 ( 五指山 ) 以更為宏偉和壯闊的視角描繪了五指山。   畫面上方是雄偉的山峰,下方則是廣闊的綠色森林。   這幅畫的構圖和筆觸給人一種力量感和生命力,強調了五指山作為地標的氣勢。如 影片 呈現 接著這一左一右的作品,分別為(立秋)及(芹壁早餐),就 ( 立秋 ) 來講,它描繪了室內窗邊的景象,透過一隻飛翔的鳥兒、書籍和窗外的光線,捕捉了立秋時節的寧靜與生機。   畫作運用明亮的黃色調和溫暖的色彩,營造出一種溫馨而充滿希望的氛圍,表達了季節轉換時的細微感受。而 ( 芹壁早餐 ) 則以靜物寫生的形式呈現,畫面中有一杯咖啡和一份早餐,背景則是遠方的海島風景。   作品將日常的早餐場景與窗外的自然景色結合,營造出一種閒適、寧靜的生活情調。   畫作透過細膩的筆觸和柔和的光影,表達了在芹壁這個地方享受早餐的悠閒與美好。如 影片 呈現  這牆面一左一右的作品,分別是(福德祠)與(淡水),首先就 ( 福德祠 ) 來講,它描繪了傳統的街景,可能以台灣的土地公廟(福德祠)為主題。   畫作運用了深紅、藍和棕色等濃厚的色彩,並以粗獷的筆觸表現出建築物的歷史感與街道的熱鬧氛圍。   這種表現方式強調了台灣傳統街景的獨特韻味和文化氣息。而 ( 淡水 ) 這幅畫,則描繪了淡水地區的風景,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