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園世界客家博覽會行動筆記(中):地景藝術節回首篇
桃園世界客家博覽會雖然已經結束了,但它周遭的一些裝置藝術,真是讓人難以忘懷,首先我就來開箱地景裝置藝術,鄰近世界館,首先映入眼簾是美國潮流藝術家Steven Harrington的招牌IP氣球大狗,「Mello Travels」手持魯冰花,超萌西方與東方客家元素結合,這也是整組造型的意象表述,因為主角狗造型太大,所以只能從遠處拍攝,它可是團體照的熱門景點
這個叫(風從那裏來),基本上這也是抽象作品,它是以鐵窗花的形式,而組成的空架子廊道,天花板及兩側的牆面,都有一些飛機、植物或動物的造型,晚上點燈才會體它的光彩
就青塘園附近的也有不少作品,先來拍拍青塘園本身的美景
再來這個作品叫(織光),是由LED燈條組成,應該晚上才能感受它的光彩變化效果
這個作品叫(在傘下),它可說是兒十一公園有本屆最大亮點作品,是以紙傘為主題,將紙傘結構進行解構、重複與交集,化為一座能夠聚集人們入內休憩的藝術裝置,問題是它根本不是傘,反而造型像多角錐體,它將近是兩層樓高的房子,我從外拍到內拍,但內部的確有一點像傘骨,裏面還有座位,是網美的最愛
再來看到的是(送子鳥),它作品將近一樓層左右,我也是用了三個視角來拍攝它
最後高鐵站前的藝術盛宴有(航向天際)、(渡海)等作品,首先就航向天際來講,是飛機自由的飛翔,來代表人類的夢想與勇氣,只不過由於圓圈圈過大,沒有注意到上面飛機造型,當下看起來以為是大戒指?
這個叫(渡海)的作品,基本上外表也看不出與船隻有何關係,它其實是以片片風帆的變形,來抽象表示海上的凶險,突顯客家先祖渡海來台的艱辛


關於桃園世界客家博覽會地景藝術節的回首就介紹這裏了,感謝閱讀,敬請大家批評指教!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