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台北動物園之澳洲動物區、溫帶動物區及昆蟲館的驚奇筆記


在依序分享了台北動物園之台灣動物區、熱帶雨林區沙漠動物區、非洲動物區之後,最後抓緊時間也要來到澳洲動物區、溫帶動物區及昆蟲館來看看 ,但是就澳洲動物區來講,官網說有三種動物就是鴯鶓、食火雞及東部灰大袋鼠,沒想到只剩下鴯鶓,連跟鴯鶓關在一起的食火雞也沒有看到,也只有說明看板,至於東部灰大袋鼠,什麼也沒有。而鴯鶓還深居簡出,不是躲到窩裏就是突然消失在樹林裏,好不容易等到牠們出現,但也僅能遠遠的拍攝,不過我還是有拍到牠們影片如123,而鴯鶓別名澳洲鴕鳥,是現存世上第二大的鳥類,僅次於鴕鳥。由於僅分布於澳洲,是澳洲國徽上的動物之一。鴯鶓有三根腳趾且呈三趾腳型;這種適應奔跑的情況在其他鳥種身上也可看見,但鴕鳥只有兩根腳趾。







再來到這溫帶動物區,首先我們看到這個蒙古野馬,當我看到牠時,就想起了沙漠動物區的非洲野驢,如果沒有在一起比較,我會誤認牠是非洲野驢,牠算是出來很勤的動物,還算很好拍,而牠會有蒙古的稱呼,是因為分布蒙古西南部,尤其是戈壁沙漠及阿爾泰山一帶,但野外已滅絕,戈壁地區有再引入個體。牠奔跑時,可以每小時70公里速度跑一段短距離,穩定而持久的跑速是每小時50公里,有拍影片





再來這個灰狼,感覺頭部就像一條狗一樣,牠們好像也是一公一母,豢養牠們的地方,也佈置成野外一樣,還有小型溪流,方便牠們洗澡,但是也只是從窩裏跟溪流間來來去去,我儘量去拍牠們了,也拍了影片如12。牠們主要分布在北半球溫帶區域、亞洲、歐洲、北美和中東,特徵為頭寬、四肢有力、腳大、胸深而窄,而且視覺、嗅覺、聽覺都非常好,狼是社會性的動物,通常5-9隻成群居住,當牠們發現獵物時,常會一起圍攻。




而來到這個昆蟲館,對我們而言,又是另外一種觀察力的考驗
而場館牆壁的說明台灣地理環境與昆蟲的發展關係與台灣特有種昆蟲的說明

也試圖用曾經螢火蟲帶給我們的美好,讓我們省思是否能為牠們做些什麼?
而館內的一個超大型的昆蟲模型是台灣大鍬形蟲,也藉此來說明昆蟲的身體特性



而館內的一些玻璃櫃裏也真的可以看到活潑亂跳的昆蟲如這個長角大鍬形蟲,我在拍牠時,牠正緩慢地爬著,有拍影片,牠生長在臺灣全島中海拔以下較原始的山區,為大型鍬形蟲,大顎為大鍬形蟲屬中最修長者,雄蟲大顎長且是45公厘以上之中、大型個體,有影片

再來就是會讓你誤以為牠是草的竹節蟲,首先看這個畫面,你能看出竹節蟲在那裏嗎?原來在右上角的兩隻,牠叫做津田氏竹節蟲,沒注意看以為牠們是草沾在玻璃上,牠的特徵是雌蟲全身呈油綠色,胸部背板具許多顆粒狀小突起,尾毛粗短,是臺灣特有種,分布範圍狹窄,採孤雌生殖,一隻雌蟲可以產下50-70粒卵,卵的孵化期為90-150天,也就是不用雄性就可以生,而其實牠們是雌雄同體,所以族群幾乎沒有雄性,有拍牠動的

再來這個自己可以變身成一隻草的偽裝大師,是蘭嶼筒胸竹節蟲,我也是看好久才看出,最左邊的是一隻竹節蟲,想想看人像牠們長時間不動,根本是不可能的,縱使有也只有中正紀念堂的憲兵,但是他們是經過訓練的,一般人根本做不到。而牠是體型最大的竹節蟲,胸部呈筒狀,牠的觸角長度短於前腳腿節,雌蟲胸部具有較明顯隆起,且體型較雄蟲大,中胸也較雄蟲肥大


而在這邊館內也設立一個蝴蝶專區,種了一些花朵,養了一票蝴蝶,讓牠們自由飛舞,但是要捕捉牠們的鏡頭很難,官網上只有一隻叫黑點大白斑蝶(應該是我拍到第三張照片),而其他不曉得,但我有拍到影片123 


而離開昆蟲館時,也把這裝置藝術放入手機
在最後動物園打烊前,坐了這遊園專車,到達門口離開,只不過這專車還要扣悠遊卡5元,感覺還真會算

2024台北動物園之澳洲動物區、溫帶動物區及昆蟲館就分享到這裏,相關的動物園行程含布魯斯帶小鐵與紹祖一起狂奔中的介紹,也全數完畢,感謝閱讀,敬請大家批評指教!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新竹市青草湖的歡樂草湖,繽紛派對、2024台北公館聖誕季以及2024新北耶誕城光廊補充篇的趕路筆記

台中車站周邊及台中驛鐵道文化園區的行旅筆記

2024士林官邸菊展室內篇:東方動物園(新蘭亭)、想入非非~非洲探索(園藝展覽館)及看見菊花開(八角亭)的開眼筆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