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台灣燈會在桃園主燈展演區的回首筆記3:永續台灣及傳統小花燈篇
上一篇是講到副燈組等篇,本篇再來講永續台灣燈區的所見所聞,也看了本區相關說明
首先就景觀意象來講,這個綠色植物等森林造景與燈光融合在一起,再加上光投射的感覺,成就了這個場景,名稱是(霧境微景觀)是否在講觀霧這個高山地方?有影片
再來同樣也是景觀造型的場景,而高地的地衣與苔蘚,是這類景觀的特色,但是沒有燈光,能看得它,應該有一些基本的投射照明,其實跟上一個作品一樣,有庭園造景的感覺,也是地景藝術的呈現,說燈組太沉重。名稱叫(高地微景觀)
而這個一眼望去就感覺是山的樣子,且有山洞形成,而它的外表可謂五彩繽紛,自帶光芒,確實是漂亮的燈組,它也算是熱門景點,一直有人跑進去山洞裏面合影留念,我好不容易才等到,沒有路人甲的瞬間,名稱叫(溪山行)
看完了牽扯到地形地物的景觀或山脈,再來看看類似比較抽象的組合燈組,首先看到這個也是大型竹編藝術,用竹子構築的圓柱形高塔集結在一起,我還進到它底下拍攝,名稱叫做(湧)形塑生命會不斷向前翻攪,有拍影片如1、2
再來這個像是空心透明的球棒組合,是用鐵和竹子製作,它是藉著堆疊形塑海洋的意象,所以叫做(聚),它也不少的燈光變換,有拍影片
這個也是抽象燈組,只是它像扇葉一樣,不規則地組合在一起,想起扇葉就想到了風,而竹子又是主結構,所以它才叫(風動竹語),它也不會發光,全賴外部光影投射,其實從之前的景觀作品一直到本作品,跟地景藝術沒有兩樣,有影片
而接下來就是動物造型部份,首先看到是由木頭製作的梅花鹿,本燈組的宗旨,在於說明梅花鹿的復育計畫,我們已經是有一定的水準,還望繼續保持下去,有拍影片
再來這邊有一隻準備展翅飛翔的鳥,就是台灣的特有種藍腹鷴,它的理念是說唯有做好環保與生態保育,讓美好的自然環境維持下去,才有藍腹鷴生存的空間,主題是(永續之翼),有影片
最後下面四種動物包含雙截蜻蜓、台北赤蛙、雨傘節及大白鷺形成一個食物鏈系列,也成為一個主題系列,蜻蜓被青蛙吃,青蛙又被蛇吃,而蛇又是大白鷺的食物,這四種造型燈組,我覺得大白鷺比較像,實際上大白鷺人氣比較旺,我要單獨拍它時,一直有遊客干擾,我有拍影片如1、2
永續台灣燈區看完之後,我也好不容易注意一些外圍的燈組,這些都是傳統小花燈,我看到一排6個燈,它們各有其涵義,分別代表守護、招財、智慧、慈祥、滿足及避災等面相
而2025台灣燈會在桃園主燈展演區之永續台灣及傳統小花燈篇,就分享到這,感謝閱讀,敬請大家批評指教!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