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文創園區的裝置藝術及美學體驗設計有感展覽之上眼筆記

中原文創園區為桃園全新的文創場域,過去為存放美援物資的主要倉儲區,現將舊有庫房重新規劃,成為展覽、表演、市集、美食及人才孵化的文創基地,期許園區能發揮舊有價值,成為年輕人的探索倉庫和夢想的集散地。而我因為去看陶異星漫遊特展,又再次光臨它,而裏面的裝置藝術感覺也不錯,譬如這個像蝴蝶外型,但其實結構又有點像蜂巢的作品,名稱叫(湧動)我拍了三個視角,有拍影片




再來這整體外觀像一個木箱子,但是其結構卻是以方形幾何的向外延伸變化取勝,呈現層次感的美感,在夜間發光後看會更漂亮,只不過我沒有空,名稱叫(幾何之境),有拍影片

再來這是種子發芽的意象,是去年桃園地景藝術節,擺在桃園酒場的作品,夜間會發光,現在移到園區擺放,名稱叫(酒之籽), 也有影片


再來這一看就覺得有一點像以前軍中設置在海邊的探照燈,它晚上也會發光,我在拍攝的時候,園區人員還以為我是水電工,莫非它的電力設備正在整修,我拍了4個視角,一個視角含操控座(應該是與遊客互動的裝置),名稱叫(匯擊)也拍了影片




也看到這個花仙子的藝術公仔
 不過這邊我也有新發現,原來這邊還有另外的展覽,那就是美學體驗設計有感之活動,它從3月21日就開始了,一直到4月27日才結束
進去時發現了它的宣傳形象看板有公部門設計成果、藝術進入社區、舊城再生及未來願景等4大目標,很多人把這當成拍照背景
再來一個全景視角拍攝,表示我們進入這展場中
首先我們看到公部門設計成果展示桌,有拍影片
它包含月曆設計及農業局產品包裝設計實例、信封文件的美化設計

關於月曆就是以水果為主角,利用水彩畫家及書法家,成就出別具特色的月曆來發送給市民

而農業局所推廣的產品包裝設計,更提升產品的價值感,如這邊所展示(莓好相遇)及(米香蛋捲)就是最好的實例




信封文件的美化設計是統一桃園市的LOGO,利用色彩活潑創新的設計,成為一種特色,也有助提升效率


而所謂藝術進入社區,實際上是以桃園市的行政轄區13區為代表,每一區都有其美學設計代表,首先看到這龍潭區的是以稻草的綁紮、堆放成就在地美學文化,有拍影片


城市美學示範點「曹家洋樓」,是龜山區具特色的巴洛克風格歷史建築,見證當地居民的社區歷史,現在用拓印、翻模的方向,想重塑往日的風貌,有拍影片


講到大溪這個用竹子做成的曲水,是居民投身在地美學文化的成果之一

還有觀音區(影片)、楊梅區(影片)、中壢、蘆竹、平鎮、新屋、復興(影片)、桃園區(影片)與八德(影片)的美學體驗實例說明牆




而這是大園區的在地美學文化展示桌,有拍影片
至於舊城再生計劃,首先要了解古早的建築美學做起,故這個早期美學文化展示桌上都是一些早期的磁磚及一些工具,有拍影片

而桌上的另一邊則是早期的一些繪畫等公共藝術
臉笑繪在日本也稱為「似顏繪」,是一個充滿創意與笑容的地方,專注於為每一位客人打造獨一無二的似顏繪,無論是要速繪、精細手繪人像都有,以前傳下來繪畫風格,現在發揚光大,還有專門店

還有眾藝術及花果波波等文化美學等活動持續中,為設計有感的最佳註解




中原文創園區的裝置藝術及美學體驗設計有感展覽就分享到這裏,感謝閱讀,敬請大家批評指教!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新竹市青草湖的歡樂草湖,繽紛派對、2024台北公館聖誕季以及2024新北耶誕城光廊補充篇的趕路筆記

台中車站周邊及台中驛鐵道文化園區的行旅筆記

2024士林官邸菊展室內篇:東方動物園(新蘭亭)、想入非非~非洲探索(園藝展覽館)及看見菊花開(八角亭)的開眼筆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