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2024新竹玻璃藝術節(風livehouse展區)之(減技法)區的職人筆記

圖片
依舊是在風livehouse展區裏,此時我來到了(減技法)區,再來品味看看它跟加技法的差異,影片請看 (FB) 不過我看到它的空間設計有別加技法區之屏風式設計,它是以門簾式呈現 首先來看這組不是盤子就是碟子的作品,它有六個,主題叫做(澄謐片刻),也就是清靜時光,不要人家來打擾,用這些來盛裝美食,好好享用?我也只能歪樓解釋 再來這個有一點像是圓扁體缺個角的中空作品,旁邊特意還挖空成葫蘆狀,它的名稱叫做(福澤大地),這個作品外圍是藍色佔一半,其他的條紋佔一半,而裏面是金箔色,是否藍色代表萬里晴空,而條紋代表萬物,裏面的金箔色代表大地? 接下來這5個作品,都有點像水果盤,仔細看它們都是八角形,但大的,自成一個主題,而另外4個小的,同一個主題 首先就大的來講叫做(千代切子,曼荼羅模樣),到底什麼意思,不曉得? 而小的來講叫做(千代切子,八角平皿組),起碼它透露了這是裝食物的器皿 再來這個色彩鮮艷紋路的作品,它好像一個不規則的空心物,不小心把外殼打破的樣子,它的名稱叫(流韵),流是否指它身上的色彩紋路,就好像流水般?至於韵,我無法解釋。感覺這就是減的意義,已作好的東西,故意事後,讓它缺一角,以達到藝術等級? 接下來這4個作品,也成一個主題,它們也是吹製工法完成後,再加以切割、拋光,才有此形狀,名稱就叫(光之彩),但我覺得說彩太言過其實,但光是不是拋光? 再來這個破碎的程度,更是證實它原本就是完整的空心物,因為要展開另一個境界,只好弄出了破口,但是也很像冰塊被摔爛的感覺,它的名字叫(月光),但你們說像嗎? 感覺這個作品走暗黑系列,複雜的多面體外形,藏著許多花朵形狀,而黑與黃交織的配色,給人一股神密的感覺,它是中空狀,名稱是(734-花和玉髓的球體),我很好奇734是什麼號碼? 2024新竹玻璃藝術節(風livehouse展區)之(減技法)區 ,就分享到這裏為止, 感謝閱讀,敬請大家批評指教!

2024新竹玻璃藝術節(風livehouse展區)之(加技法)區的職人筆記

圖片
  每次的玻璃藝術欣賞也是我美學充電的機會,而這次的也不例外,2年一次的新竹市玻璃藝術節又在今年展開,相信也不會令人失望 很快地我來到玻璃藝術節的風livehouse展區 這展區的大門先拍一張留念 進去也看到玻璃節的相關說明 但是我還是請工作人員為我拍照留念,表示我到此一遊 而一進去會場的視角就是這個畫面,原來這才是整個展示主題的C位, 話說這次活動的精神以玻璃工藝的技法區分為六類,包括「虛」、「實」、「加」、「減」、「流」、「變」來分區展示,而這區正是(加)區,影片請看 (FB) 就如布條上所說的加,就如數字的加法概念而引申出的相關技法 首先來看這中央伍為準的在一個圓桌中的圓心位置藍色盤子,我前後兩面照,它的主題是(藍色微風),就像藍天白雲好時光,或者是面對蔚藍的海洋,心情總是非常舒服,彷彿沐浴在春風中,而春風通常是微風 這個不知是花瓶還是酒甕,但是它的外觀,留下美麗的風景,所以叫(秋景)? 這個猛一看有一點類似鋼刷的作品,叫做(天,空城),這仔細一看居然是類似感冒糖漿的瓶子取其瓶口部位,而再次利用組合而成的作品,是環保再生作品的抽象之作 這是組合在一起的概念作品,主題叫(低與滴),是否有東西的高低差異,也有水滴狀的外形表達而加以命名? 這個作品叫(兩岸), 作品中可看見兩個人頭所朝的方向都不一樣,也就是所謂的背道而馳,實在符合當前兩岸的民主與共產制度的不同 這是來自對岸的作品叫做(回望),可以看到水泥的痕跡,沒想到這個紫藍色部份,居然是鉛玻璃材質,我也是第一次看到有這種材質,表示我還要再充實自己 周圍的作品看完之後,再來就是介紹圓桌的作品了,我也有做影片來巡禮,請看 (FB) 首先這三個長得像石頭的作品,它們的組合主題叫做(白圈、墨石、三),從外觀看來它確實有白色一圈的條紋,也是黑色的石頭,再來它們是三個 再來這個就好像茶杯及杯蓋一樣自成一組,它叫做(孔雀紋水指-蓮池),講實在話我也看不出孔雀及蓮,跟這個作品有何關係?但孔雀是漂亮的鳥類,而蓮池又跟觀世音有了關聯,莫非是指這作品的高貴涵義? 這個作品外形是人的腦袋上長出了各種花花草草,意思說天生就是有美學的涵養與思想,才能投入玻璃產業的創作,才能有自己的獨特神韻,所以叫(玻韻)? 作品名稱叫做(家),家的概念就是一家人在一起,在遮風擋雨的屋子裏,一起度過美好的人生歲月,抽象的外形就像房子的形塑 這個三個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