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7月, 2024的文章

113年南巡進香之旅的美食筆記(下):苗栗頭份市金味軒囍宴美食廣場

圖片
113年南巡進香之旅的美食饗宴第一天是 嘉義太保永華園 與 高雄鼓山壹貳樓 ,到了第二天的午餐先是嘉義縣中埔鄉 翁聚德鵝肉餐廳 ,而最後在回程路上,我們的晚餐來到 苗栗頭份市金味軒囍宴美食廣場 ,從這個視角我們下車的地方,距離餐廳還有一段路,表示它的停車場很大 ! 一進門看到櫃台後面有金味軒三個大字   門口還有一個彌勒佛雕像,進去的食客都很喜歡摸祂的肚子,想說可增加自己的財運? 他們這邊有喜宴專屬的舞台, 原來是有做喜宴外加遊覽車的生意,難怪場地很大,很多桌,那天我們這團到時,基本是6點半以後,已過了尖峰時刻,難怪空位那麼多 首先上的這道是冷盤,好像是燙過的花枝 這道說炸蝦也不像,因為蝦本身是乾乾的,沒有油亮亮的感覺,莫非是鹽烤蝦,不過吃起來不 錯吃,它端上來時,還沒有熟,還有用鍋蓋燜一陣,才能開動 這個是炸螃蟹應該沒有錯,只不過螃蟹的數量實在太少了,10個人還不夠分 這應該是糖醋排骨吧,只不過有加蔥粒及辣椒好像是第一次看過,但是味道還剛好 這個有搭配筍乾的豬封肉,也是入口即化非常的好吃,只不過要吃之前,要有行家跳出來把它給支解 這個清蒸鱸魚就好像是喜宴上的菜色一樣,軟嫩好吃,魚還算蠻大隻 高麗菜的快炒料理,這是一定要的,只不過跟家裏的不一樣,我家裏的都加上肉絲來炒,而外面什麼都沒有加,也僅加了胡蘿蔔絲,就很好吃 這個芋頭米粉,芋頭好像用大甲芋頭,但米粉跟新竹米粉不大一樣,不過我還是第一次在外,吃到這種芋頭米粉 這個湯有酸菜也有排骨,另外的其他配料,我就不清楚,我只知道 這湯頭很鮮美可口 旅程的最後一天,有這麼豐盛的美食佳餚饗宴,還有什麼不愉快,吃飽了,喝足了,也帶著滿足的心情回家! 以上是我在 頭份市金味軒囍宴美食廣場 的美食心得,感謝閱讀,敬請大家批評指教 !

113年南巡進香之旅的美食筆記(上):嘉義縣中埔鄉翁聚德鵝肉餐廳

圖片
113南巡之旅的第一天( 7月13日)陸續在 嘉義太保永華園 品嚐了午餐,後在 高雄鼓山壹貳樓 吃了晚餐,到了第二天(7月14日)從 保安宮 拔營往北上回程的方向,在經過 台南玉皇宮 之後,再跑到 立康中草藥產業文化館 聽課,後續午餐來到嘉義縣中埔鄉翁聚德鵝肉 這是他們的前面,旁邊就是大馬路,空間有限僅提供小客車的停車位,其實我們遊覽車是停在他們後面的停車場 大門口前面有一個人工噴水池 這是他們仿古的木門,其實是自動門,兩旁有模擬的神獸,但我看不出是什麼 門一打開,有一個綜合性的場景,有馬及馬車、還有前面有三台打檔的重機,是食客拍照的熱門背景 他們也有包廂型的用餐區,隔間的牆壁是仿古時的磚牆,其實都是木製 還有比較多桌用竹蓆模擬隔間效果,自成一個區域的用餐區 而我們旅遊團的用餐區是一般大眾區 首先端上來的是冷盤,右邊的是香腸沒錯,但左邊我一直搞不清楚是什麼? 這是滷豬腳,基本上他們已經分切好,大小適中,不會太大塊,這豬腳料理得很軟嫩,入口即化 這個好像花枝羹,加個麵線,換成大腸,就變成大腸麵線,基本上這都是很下飯的 這個糖醋魚,不用講就是好吃,只不過要吃它,要用大湯匙來分解它,基本上都會有同桌的師兄師姐跳出來,幫大家服務,不過我是沒差,我怕魚刺,所以只要一小塊就夠了 這是鵝肉,它肥美又多汁, 肉油脂分布均勻、口感滑順、皮薄肉嫩 這煙燻鵝也是肥而不腻、香鲜味美 這是當地才有的阿里山轎篙筍,它口感較桂竹筍爽口、脆甜 這炸的春捲真的很好吃,只不過份量太剛好,每人只能吃一份 這個快炒空心菜是我從早吃到大,尤其是加了蒜頭快炒更香 這個炸饅頭還真是棒,看它很結實綿密,淋上的沾醬,我吃不出來何種口味,但就是好吃 這個竹筍鴨肉湯,還真的手腳要快,不然鴨肉都不見,只剩下鴨翅 這是所有菜都上齊時的成果照 而這餐廰也兼販他們觀光工廠的伴手禮我也買了咔哩餅乾、海苔洋芋片、蕃茄洋芋薯條 我就大家一樣吃飽喝足,也帶了伴手禮,繼續當天下午的行程 以上是我在 翁聚德鵝肉餐廳 的美食心得,感謝閱讀,敬請大家批評指教 !

113年南巡進香之旅外一章:立康中草藥產業文化館的知性筆記

圖片
113年南巡進香之旅,如果全都是進香的行程,那未免太無趣了,而第二天的行程中也有安排去觀光工廠的行程, 那就是立康中草藥產業文化館,只不過這個行程,好像臨時生出的行程,因為行程表沒有,就在 玉皇宮 的拜廟行程結束,選在10點半在11點半的空檔時間 基本來到觀光工廠,我就感覺莫名的興奮,只不過我們來這邊說實在只是賣藥行程,因為要聽廠方人員給我們上課,上完之後,直接推銷他們的產品,雖然他們不會強迫推銷,但我不是很喜歡這種被安排上課的感覺,所以聽課聽到一半就走出外面透透氣 而看到門口兩個的公仔,就給它拍了下去, 而館內大廳的一角也有一尊彌勒佛神像 而我對這整排牆上的文字看板比較有興趣,它們分別是春天養肝、夏天養心脾、秋天養肺及冬天養腎,而下方剛好都是中藥的藥材樣品 我近距離地給它們分別拍特寫,它們都在教如何養的原則 首先看到的是植物性的中藥,第1組包含枳殼、砂仁、覆盆子及枸杞子……等,其中枳殼就是曬乾的橘子皮 第2組包含黑胡椒、白胡椒及紅豆……又顛覆我對它們的看法,因為它們原本的是調味料及點心 第3組包含決明子、白扁豆、石蓮子、蓮子、天仙子及亞麻子…等,蓮子就是一般我們喝的蓮子湯 第4組包含苦杏仁、桑椹子、薏苡仁、檳榔……等,而檳榔讓我最為感詫異 接下來這三組都是礦物質型的中藥,裏面甚至有雄黃… 而其實他們還有規畫一些參觀的區域如時光隧道,裏有中藥發展的相關歷史的知識牆,也可以看到 台灣先民百年來的治痠痛藥品發展歷史、古文物…… 也可看到上百種正統道地的中藥材,他們 用裝在玻璃罐子裏的一些常用中藥原型,陳列展出 而館前外面的百草園,種了各式各樣可作用中藥的花花草草 想到百草就想到嚐百草的神農大帝,這園內就有一尊祂的造型,祂座下的文字說明,在在訴說祂的神蹟 以下就是我所拍到的各種花花草草,首先這個是薄荷葉, 它是一種常見的藥用植物,在西方醫學藥典上的紀載可追朔至數千年前的希臘時代,具有抗痙攣、止痛、消炎、充血和抗氧化作用就中醫來講。 薄荷也可能疏散風熱、清利頭目、理氣解鬱,用來治療感冒及腸胃不適。 這個齒葉薰衣草, 具有緩解焦慮與減壓的功效,有助於情緒穩定與改善憂鬱。也能改善失眠,抗菌與驅蚊:而且它的味道還能輔助治療失智症 這個叫福建茶,基本上它不是茶不能當茶喝,而是一種會開花的樹,也能拿當盆栽欣賞,而 福建茶藥用 可治風濕疼痛、便血、疔瘡 桂葉黃梅 可作為觀花、觀果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