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蛻變的力量-蔡雅雅老師之「疫後世界的心靈對話」畫展的心靈筆記(上篇)

圖片
之前在痞客邦部落格分享了 蛻變的力量-安力‧給怒老師的「畫樹圖騰變奏曲:我正在改變」 的作品展,而其實同一天我也看了蛻變的力量系列的另一個個展,那就是蔡雅雅老師之「疫後世界的心靈對話」畫展,而蔡老師這些畫作聚焦於人類在面對動盪現實時如何透過藝術療癒內心、重建生活,以自然與心靈為軸,回應當代的動盪與省思,是一場不容錯過的視覺與心靈盛宴,首先來一個展區局部視角呈現 就從活泉、雲心生境及悸動Ⅰ這3個作品開始講起,我拍了 影片 來研究它們 話說在藝術和文化中,「活泉」通常象徵著生命、活力、滋養、更新、靈性或源源不絕的恩典。   它可能代表著:生命力與希望、靈性與啟示、淨化與更新及豐盛與滋養,就活泉本身而言為萬物帶來滋養,象徵著豐盛與滿足。 而這個畫作中鮮豔的藍色、綠色、黃色和橙色可能代表著不同的情感或自然元素。   例如,藍色和綠色可能象徵著海洋或天空的廣闊與寧靜,而黃色和橙色則可能代表著活力、溫暖或日落的景象。而大膽且富有表現力的筆觸營造出一種動態感,可能暗示著自然力量(如風、水流)的運動,或是內心情感的流動與碰撞。是否這代表著(雲心生境) 畫面中央是一個鮮紅色的巨大形狀,其鋸齒狀的邊緣強烈地暗示著張開的嘴巴或顎部,充滿了攻擊性或捕食的意象。   背景以深淺不一的綠色為主,帶有粗獷的筆觸和刮痕,營造出水面或混亂的環境感。   畫面下方則以大量的白色筆觸呈現,可能代表著水花、浪花或是被攪動的混亂狀態。這幅畫的主題是「悸動」,它可能代表著一種內心深處的強烈感受或情感的萌發,例如興奮、感動、或是對某種事物產生的深刻共鳴。 再來這悸動Ⅱ、力量及楓紅等3幅畫作,我也拍了 影片 來欣賞 在我看來這畫作中央有大面積的紅色、黃色和綠色筆觸,呈現出強烈的視覺衝擊力。   畫面上方和下方則有藍色調的背景,其中穿插著白色和深藍色的線條與圖案,特別是下方有類似鋸齒狀或波浪狀的白色圖案,增加了畫面的層次感和動感。主題也是「悸動」所以是第Ⅱ章,就跟悸動Ⅱ所講的它可能代表著一種內心深處的強烈感受或情感的萌發,例如興奮、感動、或是對某種事物產生的深刻共鳴是一樣的 這幅畫是一幅抽象表現主義風格的繪畫,其特點是運用大膽的筆觸和鮮豔的色彩。畫作主要由綠色、藍色、紅色和黃色組成,這些色彩以奔放的筆觸交織在一起,形成視覺上的動態感。且畫面上可見明顯的厚塗顏料和粗獷的...

工藝·味緒-新竹工藝的永續日常漆藝、纏花及匠心之夢作品展之沉醉筆記

圖片
繼續工藝·味緒-新竹工藝的永續日常之展覽分享,這次我們要講到比較少見漆藝、纏花與匠心之夢的展覽,也是因為它們這次展出項目較少,故把它們放在一塊講。首先就是漆藝部分,在看過了漆藝的宣傳形象海報之後,漆藝的欣賞便開始了 首先來看這個 像南瓜外形且上方開口的紅棕色與金色相間的漆藝作品,其造型獨特,呈現出波浪狀或褶皺的開口邊緣,器身飽滿圓潤,具有流線型的外觀。   金色的部分從開口處向下延伸,與紅棕色的器身形成對比,並帶有光澤感,整體視覺效果引人注目。 再來看這個三個漆藝組合(包含紅蜻蜓系列及風之音)的視角,有拍了 影片 ,可以去研究,也個別解說如下: 這作品呈現一個傾斜的碗狀結構,底部有穩固的支撐,使其能夠以一個獨特的角度展示。   這種設計可能旨在創造視覺上的動態感,並更好地呈現內部裝飾。而內部表面採用了津輕塗( Tsugaru-nuri )的傳統技法,呈現出細緻且色彩豐富的碎紋圖案,通常由多層漆藝堆疊和研磨而成,形成獨特的層次感和光澤。內部紋理中點綴著數隻紅色的蜻蜓圖案,為作品增添了生動的自然元素。它叫做紅蜻蜓 而這也是紅蜻蜓為區別我叫它第2章,它 的外形呈現為一個類似葫蘆或瓜果的造型,而葫蘆在中華文化中常被視為吉祥的象徵,寓意著福祿雙全、多子多孫、財源廣進。   瓜果則代表著豐收、碩果累累,具有生命力與繁衍的意涵。而深色漆面賦予作品沉穩、典雅的質感,也可能象徵著深邃、內斂的意境。再來淺色內襯與深色外觀形成對比,凸顯內部空間。   同樣的它也有紅色的蜻蜓圖案則為作品增添了生動與活力,蜻蜓在傳統文化中也有純潔、高雅的寓意。 再來這作品造型的特徵具有不規則、有機的形狀,而非對稱或幾何形狀。   其表面呈現出類似木瘤或樹根的自然紋理,並帶有光澤感,顯示出漆藝特有的溫潤質感。   作品由上下兩部分組成,下半部較為圓潤寬大,上半部則向上開口,邊緣呈現波浪狀或不規則的曲線。其代表的意義為可能為自然與生命力、 獨特性與藝術性及內斂與包容,主題叫做(風之音) 而這 4 個成一組的作品呈現扁平、不規則的塊狀,邊緣圓潤,整體形狀類似於經過時間沖刷的石頭或小型山丘。   表面的紋理和色彩(紅褐色與黑色交織)增強了自然、古樸的質感。它的潛在意義有自然意象、禪意或哲學寓意及材質與工藝的結合,主題是(見山.映河) 而來到纏花的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