憲光二村眷村文化園區(第4章):雲袖戲坊、龜崙之域、眷村資源中心及村口見麵分享筆記
而在憲光二村裏也發現傳統戲曲的工作坊,它叫雲袖戲坊,是以街頭藝人的表演方式
可看到裏面很多戲曲布景
戲曲人物的畫作
還有一些國劇臉譜的面具展出
當然劇服也是一種文化的表象
龜崙之域這個憲光二村配合地景藝術節的展出活動也叫做在地生活藝術節
呈現一些原始部落的場景
而生活在這片土地的原住民,有那些部落,配合圖文來表示
利用一些環保材質做一些以龜山的吉祥物烏龜圖象美勞作品,一些特殊的命名很有趣
把沒有用塑膠籃當作吊飾也不錯
然而這個是呈現河川、山坡及鐵路的相關位置
這邊的平台,以進入龜山的核心、從山林變成良田、紅土台地上的煙囪及山裏蘊藏的黑金及移轉的鐵路,來闡述龜山的發展、資源開採與建設的一些文化背景
接下來我們來到這個眷村資源中心
它是以「蒐集、教育、交流、推廣、跨域」為使命,教育推廣為核心,建構一個全國性眷村知識串聯與交流平台。透過集結各地眷村保存推廣能量,期望將榮民及眷村之珍貴記憶傳承之下一代,一同擘劃未來眷村的各種可能性的場館
也可在這邊看到其他眷村的相關活動
還有有關現在眷村推廣的一些色彩革命活動,如何在建材、裝潢上運用,還有如何推廣的文字圖片牆說明
而憲光二村園區逛了一陣子,也到了午餐時刻,幸好這邊有一家麵店,它外觀就是眷村戶的樣子,只是在這邊跟市政府承租,他們租金是要給文化局的,好像不能破壞原始眷村的感覺,所以不能掛招牌,只能在門口擺一個廣告牌子
難不成而這個就是他們的招牌兼菜單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