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快哉風~許文融創作展105展廳篇之傳神筆記

 

最近這新竹縣美術館又有好東西可以看,那就是(千里快哉風~許文融創作展),這個展覽蠻特別的,不僅有相當造詣的山水畫可看,也有難得一見的鋼雕,之前的001、002101、102廳103、104展廳之分享請看病痞客邦部落格



而展廳門口一進去,首先看到的是這魚與海草的鋼雕作品,主題名稱叫(厚德載物),而作品以鋼材雕塑而成,呈現出魚群環繞、海草纏繞的動態感。 其中,紅色的部分可能代表著特殊的海洋生物或珊瑚礁,與銀色的魚群和綠色的海草底座形成色彩對比,營造出豐富的視覺層次,如影片所示






再來這個書生坐在牛車上的鋼雕作品叫(學富五車),也就是說雕塑以一頭水牛拉著一輛裝滿書冊的牛車為主要場景,車上坐著一位手持書卷、神態悠然的書生。 整體構圖生動地詮釋了「學富五車」的成語意境,將抽象的學識具象化為滿載的書籍。如影片呈現





而這個鋼雕作品叫(美麗傳說),它是以美人魚傳說為靈感,結合了「美人魚傳說」的寓意,賦予作品浪漫與神秘的色彩。草書洛神賦結合文字雕塑:作品中融入了草書《洛神賦》的元素,將文字轉化為雕塑的一部分,增添了文學與藝術的深度。魚群的巧妙排列:作品巧妙地將數十條魚兒以精妙的接點排列組合,營造出向上優游的輕盈感,即便作品高近一層樓,也顯得靈動飄逸,象徵著生命力與希望。 如影片所示





再來這山崖上有一棵松樹的造型,叫做(清風無閒時),而「清風無閒時」意指清風從不停歇,象徵著時間的流逝與生命的永恆,即使是山崖上的松樹,也在清風的吹拂下展現堅韌與生機。就松樹來講,應呈現出在風中屹立不搖的姿態,樹幹可以彎曲但充滿力量,樹枝向外伸展,展現生命力。而樹葉或部分樹枝可表現出被風吹拂的方向感,暗示清風的存在。至於山崖的造型應突顯其險峻與高聳,營造出松樹孤傲獨立的氛圍。如影片呈現





這個鋼雕作品,主題叫(帶一座山修行去),就「帶一座山修行去」來說,可能意指修行者不僅是個人修為,更需承載著某種責任、信念或挑戰。 這座「山」可以是內心的執念、外在的困難,或是對某種理想的追求,修行者將其融入修行的旅程中,一同面對與轉化。如影片呈現






這個作品是(如是金華),其呈現一棵造型獨特的樹,其枝幹蜿蜒有力,展現出堅韌的生命力。而金色的葉片是作品的亮點,呼應了「金華」之名,象徵著豐收、財富或光芒。再來樹木紮根於堅實的基座上,背景則有類似山石或抽象造型的結構,共同營造出一個穩固而富有層次感的場景。如影片呈現




再來這個鋼雕作品是(藥師琉璃光如來),作品呈現藥師佛的坐姿,其身相以鏤空鋼雕形式呈現,象徵佛法的無邊與通透。其中央放置一個藍白相間的琉璃寶瓶,這代表藥師佛的「淨妙琉璃尊」稱號,也象徵能醫治眾生身心病苦的琉璃光和甘露法藥。藥師佛曾發下十二大願,內容涵蓋眾生的健康、財富與心靈安樂,而這件作品透過其莊嚴的形象,傳達出藥師佛對眾生的深切關懷與慈悲。  如影片所示





這個鋼雕作品是(拈花),其作品所描繪的是釋迦牟尼佛的形象,其表現方式是取材自禪宗著名的「拈花微笑」典故。  這是釋迦牟尼佛在靈山法會上,向大眾「拈花」示法時的形象。 作品重現了「拈花微笑」的禪宗公案。 當時釋迦牟尼佛在法會上,手持一朵金婆羅花,不發一語,百萬人天大眾皆不解其意,唯獨大弟子摩訶迦葉尊者破顏微笑,心領神會。 釋迦牟尼佛因此將「正法眼藏」傳給了摩訶迦葉,這也成為禪宗「以心傳心」、「不立文字」的由來。






這個是(在水一方)





這個鳥站在葫蘆瓜上的鋼雕作品叫(福報),首先葫蘆在中華文化中象徵著「福祿」,寓意吉祥、多子多孫。鳥的意象: 而鳥常被比喻為「站得高,看得遠」,象徵著高瞻遠矚與遠大眼光。因此,這件作品結合了葫蘆的「福祿」與鳥的「高瞻遠矚」,傳達出吉祥、福氣與遠大視野的意涵。如影片呈現





最後這個鋼雕作品叫(石韻),作品結合了兩種不同紋理的鋼材。 主體部分呈現出岩石般的厚重與粗獷,表面有著細緻的線條刻劃,模擬出石頭的自然紋理。 而上方及周圍的鏤空部分則顯得輕盈、通透,與下方堅實的石塊形成對比,展現出「石」的兩種不同面向。 兩朵金色的荷花從主體旁延伸而出,為堅硬的鋼雕增添了柔和與生機,可能象徵著石縫中生長的生命力或自然界的和諧之美,如影片陳述 





千里快哉風~許文融創作展105展廳篇,就分享到此結束,感謝閱讀,敬請大家批評指教!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2024士林官邸菊展室內篇:東方動物園(新蘭亭)、想入非非~非洲探索(園藝展覽館)及看見菊花開(八角亭)的開眼筆記

台中車站周邊及台中驛鐵道文化園區的行旅筆記

新竹市青草湖的歡樂草湖,繽紛派對、2024台北公館聖誕季以及2024新北耶誕城光廊補充篇的趕路筆記